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又名东方果实蝇(Oriental fruit fly),俗称果蛆,隶属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是国际上重要的检疫性害虫,果实受其害后干瘪收缩腐烂,形成“蛆果”,引起大量落果,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导致绝收。该虫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已成为中国、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夏威夷群岛一带的危险性果蔬害虫。国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福建、海南、云南、四川、台湾等省、自治区。
该虫寄主范围广,能取食香蕉、柑橘、杨桃、番石榴、芒果、茄子、辣椒等46个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主要以幼虫取食为害果蔬作物。
雌成虫将卵产在新鲜瓜、果表皮下,造成机械损伤,为其他病菌的入侵提供条件。卵在果实内孵化,初孵化幼虫具有群集取食的习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渐渐收缩,体色也变为淡黄色。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的食量也逐渐增大,并向果肉深层扩展取食,在果肉组织内形成潜道,致使大多受害瓜果腐烂、脱落。
橘小实蝇幼虫期分为3龄,基本上在果实内生长发育,3龄幼虫老熟后钻出果实,脱离果实到土壤表面,通过不断弹跳寻找到适合的化蛹场所后入土化蛹,羽化后钻出地面。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重要因子。
桔小实蝇的卵、幼虫和成虫的发育主要受气温影响,而蛹在土中的发育则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不同地区因气温不同,桔小实蝇每年发生代数也有差异,在适宜地区每年最多可发生8代,在非适宜地区,桔小实蝇不能完成世代发育。桔小实蝇在18、22、25、28、30℃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同时,桔小实蝇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只要气温不低于5.24℃,幼虫就可继续生长发育。我国南方气温普遍较高,桔小实蝇一般无明显越冬印象。
幼虫期因温度和寄主植物等条件不同而长短不同,5~20天不等。橘小实蝇羽化为成虫后经过一段产卵前期后开始交配产卵,产卵前期也随季节不同而长度不同:夏季10—20天,秋25—60天,冬季3-4月。
在整个成虫期橘小实蝇要通过不断觅食来使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和达到性成熟,所吸食的食物必须含有蛋白质和糖类等。成虫觅食和产卵大都集中在一天中气候相对适宜的早晨和下午3:00-5:00。成虫产于果皮下的卵经过相对较短的卵期后便开始孵化为幼虫,开始进入下一个世代。卵期也随季节变化而略有不同,夏季仅需1天,春季2-3天,冬天则要长一些,可达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