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又称枸杞子、红耳坠,是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子实。枸杞子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又名“却老子”。枸杞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枸杞实蝇Neoceratitis asiatica是为害枸杞的重要成灾性害虫,分布于我国宁夏西藏和新疆等地。以幼虫为害枸杞果实,将果肉蛀食成纵横交错的虫道,直至留下一层表皮。蛀空的果实内堆满虫粪,失去经济价值。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害特点
枸杞实蝇以成虫产卵于果皮内,自卵孵化出幼虫后到老熟幼虫入土前,均在果实内生活,以果肉为食。被害果实的表面,早期看不出明显症状,后期果面则呈现白色弯曲斑纹,果肉被食空,果内满布虫粪,仅剩果皮,不能作为商品或药用,经济价值极低。枸杞实蝇危害严重的区域田间有虫果株率达 70%,枝条上的虫果率达 65%,枸杞实蝇的危害严重影响着枸杞生产。
枸杞实蝇产卵为害首选枸杞果实的果蒂处,其次为果梗处;受害果实中以1个产卵孔的居多,产卵孔为4和5个的虫果极少,未发现多于5个产卵孔的虫果。
枸杞受害状(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幼虫老熟后脱果,在接近果柄处钻成一个圆形的孔,钻出脱落地面,爬行结合跳跃,寻找松软的土面或缝隙,钻入土内化蛹。幼虫脱果多在黄昏时,少数在夜间。因其隐蔽为害,很难观察到其形态变化和生长发育过程。而枸杞实蝇一生中,真正暴露在外的只有短暂的成虫期。
发生规律
宁夏年生2~3代。以蛹在土内5~10厘米处越冬。
第一代从5月中旬至6月中旬发生;第二代从7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生;第三代从8月中旬至9月中旬发生。9月中旬以后以蛹蛰伏在1-3寸深的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繁殖为害。
成虫羽化时间一般在早上6-9时,其飞翔力颇弱。一般仅能活动于原树上,在早晚温度较低时,成虫行动迟缓,中午温度升高后转为活泼。成虫羽化后2-5天内交尾,受精雌虫2-5天开始产卵。卵产在落花后5-7天的幼果内的种皮上。被产卵管刺伤的幼果皮伤口流出胶质物,并形成一个褐色乳状突起。
枸杞实蝇成虫对枸杞青果具有选择偏好性。枸杞实蝇孕卵雌虫对果熟期果实的刺探数明显高于青果期和变色期的果实,但在青果上的卵粒数最高,产卵成功率最高。可见,枸杞实蝇对枸杞青果具有产卵选择偏好性。成虫无趋光性。